白銀價格僅較50美元紀錄下跌10%,鉑金價格則測試日圓歷史高點
黃金週五延續漲勢,有望連續第四週創下週末收盤新高;白銀進一步攀升,同屬工業貴金屬的鉑金亦觸及多年新高,延續昨日的驟升走勢。
中國工商銀行與倫敦金銀清算行滙豐滙豐的鉑銀交易報告指出:「[週四]的急升似乎並非由期貨驅動[即投機行為],」因其發生於流動性不足的市場時段[倫敦金銀交易時段初始],且緊隨中國公布新減排計劃的報導。
該行進一步指出:「此波漲勢似乎與交易量稀薄及中國政策消息的溢出效應有關,而非源自現貨換現貨合約(EFPs)或遠期市場的操作。」其論據在於紐約現貨換現貨合約價格未見波動,倫敦借款成本亦維持穩定。
鉑金價格週五再度攀升,以美元計價突破1540美元創12年新高,以人民幣、歐元及英鎊計價更分別突破每克345元人民幣、每盎司1330歐元及1150英鎊,創14年新高。
以日圓計價的鉑金價格正逼近2008年初創下的歷史峰值每克7500日圓。
與此同時,週五上午白銀交易價格突破每金衡盎司45美元,此價格僅在倫敦基準拍賣史上出現過7次,較1980年1月及2011年4月創下的每盎司50美元歷史現貨高點仍低約10.0%。
對歐元區與英國投資者而言,週五倫敦午間拍賣前夕,白銀價格分別突破每盎司38.50歐元與33.70英鎊,創下45年新高及歷史最高紀錄。
儘管以歐元及英鎊計價的黃金價格自週二後未再刷新倫敦拍賣紀錄,但兩者均於週三及週四兩度創下現貨市場新高,昨夜分別觸及每盎司3224歐元與2818英鎊峰值。
中國工商銀行指出,昨日白金屬價格飆升的「市場傳言」顯示「市場對中國推動綠色技術的反應延遲」,特別是風電、太陽能及新能源車的重大擴張,已點燃市場對鉑族金屬與白銀的需求預期。
隨著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膨數據將於週五公布,交易員亦關注通膨趨緩可能成為降息催化劑,但昨日行情反映實物市場動態,以及中國最新承諾推動太陽能等綠色能源所帶來的突發衝擊。
作為美聯儲首選生活成本指標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脹率,週四被上修至4-6月季度年率2.6%,而市場共識預期今日公布的8月數據將顯示核心PCE通脹率達2.9%。
若成真,這將是繼今年2月接近3.0%的峰值後,自2024年3月以來最高通脹水平。
達拉斯聯儲投票委員傑弗瑞·施密德昨日駁斥了特朗普政府新任白宮顧問史蒂芬·米蘭主張降息的分析,表示:「我認為通膨仍過高,儘管勞動力市場正在降溫,但整體仍大致保持平衡。」
芝加哥聯儲主席、投票委員奧斯坦·古爾斯比表示認同:「在尚未確認通膨是否已見頂、也未釐清通膨是否具持續性前,就大幅提前降息恐有失誤風險。」
古爾斯比補充道:「通常我們認為移民大幅減少會帶來通膨壓力,尤其在許多服務業領域。」
聯準會主席傑羅姆·鮑威爾本週稍早表示:「失業率雖低但已微幅上升」,同時駁斥米蘭的分析稱「近期通膨已攀升且仍處於相對高位」。
但投票委員、同為川普任命的米歇爾·鮑曼週四表示:「當前勞動力市場比預期更脆弱」,這意味著在聖誕節前可能還會看到兩次各四分之一個百分點的降息,這與聯準會上週更新的平均「點陣圖」預測一致。
中國今日金價延續相對於全球報價的折讓,顯示作為「避險資產」最大消費國的黃金需求疲軟,倫敦金價每盎司約3750美元。
當週金價上漲2.3%,較週二創下的歷史新高低4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