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價格因中國突然調整稅收與出口政策而反彈
黃金價格週一在倫敦市場先跌後漲,維持每盎司4000美元以上交易,2025年迄今仍上漲1400美元。儘管中國突然調整稅制引發投資者與交易商混亂,加上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珠寶製造商股價暴跌,金價仍保持漲勢。
白銀價格同樣經歷跌反漲,歐洲午盤時段維持每金衡盎司48.75美元不變。中國另項法規變更將這種工業用途貴金屬列入嚴格管控出口清單,與所謂稀土礦物並列。
針對金條與珠寶,財政部週六終止實施長達二十年的稅務優惠政策,原允許零售商在非官方認可金庫外轉售實物黃金時,可全額抵扣13%的增值稅銷售稅成本,現將抵扣比例降至6%。
中國國有倫敦黃金銀行工銀標準的交易部門表示:「此變動提高了實物黃金銷售或交割成本,對交易商、製造商和珠寶商影響尤甚。」
經紀商StoneX分析師羅娜·奧康奈爾指出,對終端消費者而言,「增值稅的增加將稀釋黃金含量與支付價格的比值,從而削弱高純度珠寶作為投資品的概念。」
「未來任何欲出售珠寶飾品者,在黃金價格持平的前提下,將自動蒙受6.5%的損失。」
本週亞洲交易時段開盤時,全球金價一度下挫:倫敦金條下跌1.0%至每金衡盎司3963美元,上海黃金交易所主力合約跌幅達1.6%,重新測試上週五每克906日圓的低點。
但兩大黃金市場隨後強勁反彈,上金所實物黃金現貨合約週一收盤僅微跌0.3%至每克918日圓,倫敦金價則觸及每盎司4027美元。
相較於十月中旬創下的4381美元「雙頂」高點,金價已下跌8.0%,而該歷史新高紀錄距今尚不足四周。
與此同時,中國大型珠寶零售企業股價今晨開盤即遭重挫,周大福(HKG: 1929)盤中一度暴跌11.4%,而第二大零售商老鳳祥 (SHA: 600612) 跌向三年低點,六福集團(HKG: 0590)在香港亦下跌6.9%。
然而整體而言,儘管調查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10月接近零增長,香港恆生指數當日仍上漲1.0%,中國內地股票的滬深300指數則上漲0.3%,亦逐步回升至上月四年高點水平。
瑞士貴金屬精煉金融集團MKS Pamp策略師尼基·希爾斯指出:「正如近期取消鉑金稅收優惠——指週六預先公告的國有企業中國鉑業公司獨有的15%增值稅豁免取消——這屬於長期『整頓』而非『挫折』。」
「最終將利多市場,但初期市場不會如此解讀。」
中國工商銀行報告亦認同:「儘管此舉可能暫時抑制零售與投資需求,但可視為支持北京當局透過深化滬港聯動強化人民幣黃金交易的戰略目標。」因交易所內交易的庫存黃金仍可享受全額稅收抵免。
零售端方面,京東等電商平台上週末雖曾調升小金條售價,但隨後全面撤下相關商品,顯見市場對新規運作機制與成本影響存在困惑與不確定性。
《證券時報》報導指出:「深圳水貝珠寶金飾市場商家表示,現行政策尚未影響個人消費者購買黃金首飾。」
「但他們同時期盼能有更具體的操作指引。」
與黃金走勢相反,上海期貨交易所白銀交易量週一大幅萎縮,白銀(T+D)合約成交量較上週五驟減逾半,創五週新低。
儘管如此,上海白銀價格當日仍微幅上揚,將自十月中旬創下歷史新高以來的跌幅收窄至6.4%,報每公斤11,433元人民幣。
根據華盛頓白銀協會委託Metals Focus彙編的數據,中國去年白銀出口量相當於全球白銀淨需求的13%以上。
如今,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等待所謂「第232條」決定是否將白銀列為「關鍵礦物」,中國財政部上週末發布的指令指出,中國白銀出口商需申請特殊許可證「以保護資源與環境,並加強稀有金屬出口管理」。
川普昨日宣佈,中國及其他外國將無法獲得全球市值近5兆美元的晶英科技(納斯達克代碼:NVDA)所生產的人工智慧微晶片出口。
白宮正於此時公布上週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達成的貿易協議細節,包括暫停中國稀土出口禁令,以及中止旨在縮小美國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間巨額商品貿易逆差的「互惠性」關稅措施。





金訊規則
電郵 BullionVault 金易寶